在2008重阳节这天,俺奉上一枝来自福州鼓岭的吴茱萸,为兄弟姐妹们祈福,祝大家身体健康,合家平安!
《 九 日 登 高 》
作者:王昌龄
青山远近带皇州,霁景重阳上北楼。
雨歇亭皋仙菊润,霜飞天苑御梨秋。
茱萸插鬓花宜寿,翡翠横钗舞作愁。
漫说陶潜篱下醉,何曾得见此风流。
茱萸与重阳登高的由来
在重阳节这一天,按照我国民间风俗,人们除登高望远、畅饮菊花酒外,还要身插茱萸或佩带茱萸香囊。
重阳节与茱萸的关系,最早见于《续齐楷记》中的一则故事:汝南人桓景随费长房学道。一日,费长房对桓景说,九月九那天,你家将有大灾,其破解办法是叫家人各做一个彩色的袋子,里面装上茱萸,缠在臂上,登高山,饮菊酒。九月初九这天,桓景一家人照此而行,傍晚回家一看,果然家中的鸡犬牛羊都已死亡,而全家人因外出而安然无恙。于是茱萸“辟邪”便流传下来。从此,在九月九日重阳节时爬山登高,臂上佩带插着茱萸的布袋(古时称“茱萸囊” ),以示对亲朋好友的怀念。重阳这一天,采摘它的枝叶.连果实用红布缝成一小囊,佩带身上,以辟除邪恶之气,用作防疫,形成插萸之风而流传。
与茱萸相关的几个习俗
辟邪
屈原的《离骚》里提到了茱萸是恶草。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记载,茱萸的品质“辛辣蜇口惨腹,使人有杀毅党然之状”。古人“悬其子于屋,辟鬼魅”。南朝时就有插茱萸辟邪的记载。晋周处在《风土记》中说:“九月九日折茱萸以插头上,辟除恶气而御初寒。”茱萸雅号“辟邪翁”。
酿酒
在古代诗文中有不少咏颂茱萸酒的篇章。现代人生产山茱萸系列果酒、饮料,味道淳美,药效显着。
风俗
古人把茱萸作为祭祀、佩饰、药用、避邪之物,形成茱萸风俗。晋代葛洪《西经杂记》中就记载,汉高祖刘邦的宠妃戚夫人于每年九月九日,头插茱萸,饮菊花酒,食蓬饵,出游欢宴。
[ 本帖最后由 简单的桥 于 2008-10-7 11:51 编辑 ] |